第六百九十五章 长孙皇后的感激-《皇朝夜行》
第(3/3)页
刘岩接着回忆道,李二和长孙皇后听了不由点头,这话倒是实话,虽然李泰也有文采,但是要和李庸比,那差的真不是一点半点。
“然后荣富郡公就说,他倒是有一个点子能让魏王名垂青史,流芳千古,只是要完成这件事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刘岩接着道,李二听了顿时精神了,李庸竟然有点子让李泰流芳千古?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点子?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李二一定嗤之以鼻,流芳千古啊,哪有那么容易?多少人追求一辈子都未必能做到流芳千古,如果谁有这样的点子,那为什么不自己去做呢?但是这话是出自李庸之口,李二不由感到十分的期待和好奇,长孙皇后同样感到十分的期待和好奇,问道。
“是什么点子?”
刘岩连忙道。
“说是文献大成,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要很多才学之士参与,集举国之力搜集书籍,需要很多人力,要耗时很久才能做到,但是,一旦做到了,将会是文坛盛事……”
还没等刘岩说完,李二已经拍案叫绝。
“妙啊!妙啊!简直妙不可言!”
李二激动的脸都涨红了,对于大唐的赫赫武功,李二充满了自信,觉得也就汉武帝能与他一比,而汉武帝为了远征匈奴穷兵黩武使得国内民不聊生,而他不但覆灭了突厥而还吞并了高句丽,而国内依然富庶,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对于文治方面,李二却一直有些遗憾,虽然有李庸这个诗仙一样的人物,可这荣耀尽归李庸自己,如今李庸的这个点子简直绝了,一旦完成绝对是名留史册的文坛盛事!甚至李二都想好了那本书的名字了,就叫《贞观大典》!唯一让李二感到遗憾的是,李庸竟然没有早提出这个点子,而是告诉了李泰,这就让他感到纠结了,让李泰就就藩的话,那他这个皇帝参与的就少了,但是如果让李泰留在长安,那就又会掀起储位之争,哎呀,好纠结啊!长孙皇后却没有感到纠结,而是感到十分的惊喜,李庸提出的这个点子果然不凡,李泰照李庸这个点子做完之后,绝对能名留青史!一直以来李泰都表现出了不凡的文采,虽然不及李庸,但是也备受朝野赞誉,而且李泰也确实很喜欢谈诗论文,最重要的是一定能吸引到李泰,能让李泰有兴趣去做,这样李泰就不会再争储,更不会谋反,而且等李泰做成之后还会名留青史,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等于一下子解决了她心中的担忧,而且还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太好了!太好了!这等于是给了青雀一条出路,青雀一向喜爱谈诗论文,一定会这个件事很感兴趣很上心,这样青雀就不会再争储了,更不会走极端,而且,青雀做成之后还能名垂青史,这是一举两得啊!”
长孙皇后喜道,不管怎样总归是自己的儿子,李二点头道。
“确实是一举两得,对青雀来说是好事,对朝廷来说也是好事!”
惊喜之余,长孙皇后对李庸也充满了感激,感慨道。
“这样能名垂青史的好点子,李庸竟然就这么慷慨的告诉了青雀,只为了青雀以后能过的好,说起来,咱们真是欠李庸良多啊!”
李二听了也不由点头道。
“是啊,这次也多亏了他!”
虽然这件事要耗费很大的人力,耗费很多时间,需要很大的名望才能完成,但是对于李庸来说这都不是事,李庸在文坛中本就有名望,而且李庸也不缺钱,李庸也那么年轻,只要李庸发起这件事,过个十年八年一定能完成,然而,李庸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李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