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一锅端-《血海孤狼》


    第(3/3)页

    “我会非常的谨慎。”李孔荣笑道。“我们还是说说分红吧,你的格雷厄姆……”

    李孔荣想不起来他那个公司全称是什么,格雷厄姆补充道:“格雷厄姆-纽曼公司。”

    “是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李孔荣点头,“说说分红吧。”

    “米斯特李,正常情况下是根据收益进行递增式的分红,”格雷厄姆说道,“但我想我也许能说服我的合伙人将您的分红降低到百分之二十。”

    “百分之二十?”李孔荣并不清楚华尔街投资经纪公司的分红规矩,其实格雷厄姆报出的这个分红是大萧条之后公司大投资者强迫下来的分红比例,换句话说,这是个极其优惠的条件,尤其是现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在华尔街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我同意百分之二十的分红条件。”李孔荣放下怀疑。“我将以瑞士公司的名义投入大约五百万美元到格雷厄姆-纽曼投资公司,时间不会晚于今年年底。为了训练,也为了相互信任,我现在可告诉你一个情报:德国已经决心吞并苏台德地区,欧洲局势逐渐紧张,但英国和法国将会对德国妥协,这件事情将在九月份生。你好好考虑吧,事情生后股市将有什么样的变动?我们如果投资怎么才能取得最大收益?”

    李孔荣把事情经过说的很简略,以至于格雷厄姆一脸模糊,他道:“先生,我必须清楚事情的详细经过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另外还有市场的反应时间以及市场对欧洲的局势的解读,也许有一些信息会被市场误读,并不能做出我们意料之中的反应。”

    格雷厄姆说的完全在理,李孔荣笑道:“我会在此事之前给你提供详细的内容。格雷厄姆先生,请回去思考一下吧,你就将我想象成一个无所不知的人,了解欧洲、甚至了解整个世界将生什么,然后看看如何从股市里获益。”

    和格雷厄姆的第一次交谈到此就结束了,在资金没有到位之前,说再多的都是白搭,沉船必须找到,取出上面的黄金和白银,这将是这几个月内的事情。在纽约呆了几天之后,李孔荣会合从瑞士赶来的支秉渊以及航空动机项目新负责人周茂柏,一起前往波士顿。

    周茂柏是留德生,家世更隆——从明朝起周家就有炉坊和锅厂了,那时候的字号叫做‘周天顺’。同治五年(1866年),执掌家业的周庆春认为干事业不能靠天吃饭,而是应该持之以恒的改进技艺,于是将‘周天顺’改为‘周恒顺’。民国后周恒顺的业务主要是修造船、煤气机、抽水机,和新中有些类似,但没有新中在国府里的人脉——新中公司是交通大学的学生创业,周恒顺是家族企业,同时武汉也没有上海那么多人才,所以没有转向铁路桥梁工程。

    李孔荣后世一点儿也没有听过这家周恒顺(这家字号在公私合营后彻底消失),深入了解后对周恒顺关爱有加——他非常喜欢家族传承的百年老字号,周恒顺从明末一直传承到现在,实在是太难得太难得了。只是,他不可能收购这么一家老字号,这家老字号也不可能转而做航空动机,不然新中防务干什么。

    “那什么航空委员会如果知道我们要把他们培养的人才一锅端掉,会不会气急败坏?”开往波士顿的火车包厢里,意气风的李孔荣笑着问向支秉渊和周茂柏。

    “这个……”周茂柏欲言又止,他见支秉渊没说话又接上来道:“去年中央机器厂要办航空动机项目时,航空委员会是反对的,中央机器厂不得不将项目下马。王先生对此非常失望,我当时正是王先生请去专门负责航空动机厂的,这样的结果我便只好离开了。”(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