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 分道扬镳-《红星照我去战斗》
第(2/3)页
即使在张城生活的后世里,仍有很多专家从上面的表象出,认定张帼滔的“南下”是正确的,统帅的“北上”是错误的。
而之所以统帅“北上”成功,张帼滔“南下”失败皆是因为“运气”之故。真是“运气”造成的结果吗?张城完全对此嗤之以鼻。
北上后,中央红军意外得知陕北有红军的根据地,更坚定了继续北上的决心,最后率军与陕北的刘志单会师。会师之后,统帅便开始着手巩固和扩大陕北根据地,他连续向张学良、阎锡山、杨虎城动进攻,连战连胜。
然而统帅动这些进攻并非要打垮对方,而是要打痛对方,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实力,打痛对方后,他派人跟军阀谈判,要军阀给地盘、给钱粮。
被打痛之后,北方的军阀们明白了红军的实力,割地赔款虽然肉痛,但毕竟没伤根本,于是,张学良、阎锡山、杨虎城都纷纷答应给红军让地盘、送钱粮。
常凯申的中央军很快追来了,虽然他们与红军咫尺之遥,但却打不到红军。由于担心常凯申玩“假途灭虢”的把戏,军阀们全都拒绝中央军过境,这样,中央红军在军阀的几十万大军包围中过上了悠哉游哉的好日子。
反观南下后的四方面军,张帼滔信心十足地喊出了“赤化全川”的口号,红军近十万大军进抵百丈关,在那里与川军的三十万大军展开了决战。
川省军阀们平时勾心斗角,但是,意识到红四方面军的目的是要夺取全川后,担心老窝不保的军阀们团结起来了。
在战斗中,他们第一次倾尽全力地战斗,与红四方面军在百丈关展开决战并大败红四方面军,迫使红四方面军退出川省。
百丈关战役,红四方面军的失败是注定了的,即使红四方面军能够击败川军的三十万大军,薛岳的中央军也会立即投入战斗,红四方面军绝对没有能力同时击败川军和中央军。
在张城看来,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统帅“北上”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北方敌人的力量强大,无论是张学良还是阎锡山,他们都有实力拒绝中央军的北进。
而川省的军阀地处南方,中央军的势力远远大于川省军阀的实力,刘湘们根本没能力阻***军的进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