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张浩归来-《红星照我去战斗》
第(3/3)页
自“九一八”事变后,1935年夏,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华北五省为直接目的,加紧侵略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着民族的生死危亡,民工双方的矛盾已退居于次要地位,中日两大民族矛盾骤然上升为主要矛盾。
此时,中国工农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因此,中国工农党人必须纠正自己的政治策略,以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需要,担负起抗日救国的历史重任。
最后,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常凯申,并且提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
同时为了适应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的要求,决议规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同时改变不适应抗日要求的部分政策。
统帅随后作了军事问题的报告。
在报告中,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利用地主买办营垒内部矛盾的可能性问题,统帅作了精辟的分析。
统帅指出:“民党阵营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生分裂的。把这个阶级关系问题总起来说,就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打进中国本部来了这一个基本的变化上面,变化了中国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扩大了民族革命营垒的势力,减弱了民族***营垒的势力。
因此,党的基本策略任务,就是要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进攻的需要。”
根据统帅的报告,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提出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和猛烈扩大红军。
会后,统帅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精神,于12月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由此,中国工农党领导的抗日救国运动浩浩荡荡地开展起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