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战略大转移-《再建一个大汉朝》
第(2/3)页
刘备嬉笑一声,类似调侃一言,但旋即郑重道:“不过你这种逆耳之言却正是我所需要的,实话跟你说吧。此次战略大转移,咱们最大的敌人并不是曹贼,而是粮食。
出发之前,公与便检查了将士们的干粮。仅仅够维持三天的,若是咱们今日不拿下阳谷县,恐怕咱们就要断顿儿了。
所以,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元皓且宽心,拿下阳谷县之后。咱们便隐匿行径,徐图而行,让曹贼查无可查,寻无可寻。”
最后一句话刘备说的很是勉强,其实他也知道,在曹贼的地盘上,想要隐匿行踪谈何容易,对于一个外来户而言,这绝对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粮草的事情也是关键之所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火烧眉毛顾眼前,田丰也只得长叹一声,勉强答应下来。
阳谷县是个小县,自卫军也就二百人左右,加之刘备乃是突袭,基本上可以断定,此一战应该是零伤亡,完胜曹贼。
以这样微乎其微的代价换取七百余人半月口粮,这样额买卖在刘备看来算是划算的。
刘备一方面命令马忠、周仓等人继续往前打探消息,另一方面命令关羽、赵云引军两百突袭阳谷县,而自己则率领大军随后而行。
意料之中,阳谷县基本上算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粮食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也有一点,那守卫军中有人逃出了阳谷县,这样的话,很有可能接下来的各县会有相应的准备,而那刘备闯入兖州的消息会更快的传到许昌,之后便会传到邺城曹操大营中去。
古代最最薄弱的一点便是通信!
从刘备攻克阳谷县的那一刻,即使八百里加急传报,从此处传到许昌,再从许昌传到曹操那里,至少也需要半月有余,那样的话,刘备的行程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一般了。
若是等那曹操做出决定再下达命令,或是直接从邺城追击,估计此时的刘备已然离开了兖州,甚至已经传到了豫州,若是那样的话,曹操岂非总是慢一步?
刘备笃定了这个思路,一路过关斩将,直接从阳谷县杀到了山阳县,一路之上可谓是势如破竹,根本难以阻挡。
***************
颍川司空府。
一小吏飞马闯到司空府门前,未及翻身下马便高举竹筒,喊道:“八百里加急!”
守门的两个小吏赶忙推开司空府的大门,那小吏飞身而入,丝毫没有迟疑。
其中一个小吏长吁一声:“唉!最近这几日怎么了,怎么总有八百里加急。”
司空府内,大殿之上,一位少年端坐上首,锦衣华服,却是愁眉不展,手中的绢信抓了一把,都是最近这几日传来的加急信件。
“荀先生!这......该怎么办?”
曹丕一把将绢信丢在殿中,猛然一挥手,便把书案之上的全部竹简甩了出去,双手抱住脑袋。低着头,眸中充满了无奈之感,这一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甚至有一种因感到无助而哭泣的味道。
荀彧一拱手:“丕公子莫急。且听彧慢慢道来。”
曹丕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腾地立起,仓皇转入殿中,一把抓住荀彧的双手,喜极而泣道:“荀先生。我就知道你有办法!”
荀彧微微欠身,道:“刘备兵入兖州的信已然八百里加急送往了邺城前线,但若是这么干等着主公回信,只恐耽误了事情,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遇到这样的事情,咱们也只好随机应变了。”
“对!对!对!”
曹丕赶忙附和着:“父亲总是教导我说,身为长子,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此番父亲亲征袁绍,将我留在许都,便是这个道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