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不做炮灰-《红色苏联》


    第(2/3)页

    虽然坦克的最大公路度有六十多公里每小时,可是,在这种地方,越野度才是最重要的。而坦克在这种地带的通行度,还不到每小时十五公里,走完这几百里的沼泽地带,得两三天的时间。

    白天在这种沼泽地带,驾驶起来都是危险重重,已经有一个倒霉的驾驶员,偏离了行驶的道路,结果,一侧的履带开始只是下滑过去,等到前面的坦克准备牵引的时候,半侧履带,都已经陷入了泥坑之中。

    一个坦克,没有拉动,再加上一个,两个坦克一起开足马力,也没有将它拽上来,反而,彻底陷入了泥坑之中,只留下炮塔还露在外面。

    无奈之下,拉贾维下令放弃了这辆坦克,等到后面车队经过的时候,连炮塔都已经被淹没了,沼泽地的威力,可见一斑。

    酋长式坦克,火力强大,装甲厚,这是它的优点,但是,也导致了自重太大的问题,而最要命的,这种坦克使用的是窄履带,通过这种地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要不是通过反复的空中侦查,确定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再加上不停地垫芦苇杆,才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壮举。

    一个坦克,其中结构强度最大的地方,不是前装甲,而是履带,履带就是装甲车的鞋子,平时就遭遇的是最恶劣的对待,如果结构强度不够的话,一个转弯,履带就会被巨大的作用力拉断。每个坦克的履带,至少有五吨重,占车体重量的十分之一。

    并不是英国人不知道将履带加宽,而是各有各的用途。

    宽大履带给了坦克在复杂地形中比较强的通过能力。但是宽大的履带必定会给坦克带来转向和加上的麻烦,因为履带过于宽大导致了过强的抓地力,从而引了转向上的不舒适型。

    而窄履带则刚好相反,很明显的优势就是在起步和转向的过程中都比较迅,有很高的机动性,只是这个机动性是建立在地形非常好的基础上,比如城市,道路,比如一马平川的沙漠地带。

    同时,过窄的履带会把坦克的地形适应性降到很低,比如在沼泽地中,T-62坦克可以在没有任何辅助手段的方法中行驶,只要不做出阿里连长那个愚蠢的转向动作来,一般都没有什么事,而对于酋长式坦克,这就是生死的考验,搞不好,就上不来了。

    没开三四个小时,坦克就已经没油了,

    L6o型2冲程直列6缸对置活塞水冷多种燃料动机,虽然输出了高达72o马力的动力,但是,绝对是个喝油的大家伙,每小时就得2oo多升的燃油,尤其是在沼泽地里,坦克驾驶员基本上就是踩着油门不放,出前加的1ooo升燃油,已经消耗殆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