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腌笃鲜(十五)-《大理寺小饭堂》


    第(2/3)页

    “林少卿是个聪明人,或许是年少成名,一路走来太过顺利,不曾遇到过什么阻碍,所以到底还是眼里容不得沙子。”长安府尹捋了捋须,说道,“本府年轻时亦是如此的,可真真办起事来,才发现事情想的,和做的,是两回事。”

    “便是本府有想当青天大老爷的心,那也要这群受了罪,告官的百姓肯听才是!”长安府尹说道,“那陆姓妇人之事之所以办的起来是因为她坚持所求的是公道,林少卿当明白,她所求的‘公道’二字才是最不易被满足的,本府要办起事来,也才能放心,知晓这等求‘公道’之人不会出尔反尔。”

    “这刘家村的村民哪怕最开始同旁的村落的村民别无二致,喏,看他们耕种田地不曾荒废,或许本也只是寻常勤劳耕种的村民而已。”其实自林斐说完那句‘大人不易’之后,长安府尹便知这些话根本不消对林斐说了,面前这位大理寺的同僚是同样通悉世情的。可不知怎的,还是忍不住,或许是藏在心里多年,那些有口难言的话终究是要寻个发泄口说出来。竟是一开口,便有些收不住了。当然,那厢的林斐亦是个合格的听客,没有打断他的话,安静的听着。

    “可自他们同这童姓乡绅做同乡开始,便被这姓童的罩入网中了。圣人有云‘人之初,性本善’的,亦有圣人云‘人之初,性本恶’的。对‘人性’二字,圣人尚且众说纷纭,本府自是不知道这人性之初到底是善是恶的。”长安府尹对着博古架上那满满的的摆置物件,叹了口气,而后又道,“可这刘家村的村民即便本只是普通人,哪怕现在依旧还是普通人,却也被姓童的乡绅一番‘会做人’的驯化,耗走了本该攒在手头的银钱。没有银钱这等事可是大事!也注定了这群村民变的极容易‘打发’,喏,就似刘老汉夫妇一样!”

    “这刘家村村民上下缺钱的局面,注定了这刘家村的人命能用银钱来换,这童姓乡绅自是有恃无恐。”长安府尹当然看的分明,他指着刘老汉夫妇离去的方向,说道,“且这刘家村的村民那人命钱,比起旁的张家村、李家村还更便宜些。”

    听到这里,林斐点头,翻了翻那小吏及时递来的账本,说道:“因为攒不下银钱,这刘家村村民怕是几十年没在手头攒到过三十两以上的银钱了。以这童姓乡绅那厉害的吊萝卜本事,只消翻翻这群村民手头攒的家私,便知这刘家村的村民一条命三十两上下便能换得。”说到这里,他亦自顾自的摇头,笑了,“这刘老汉夫妇被驯化的如此容易满足,一顿饭只消吃饱便不会闹腾了。这乡绅手头的算盘如此一拨,怕是那姐妹两人本值六十两的人命钱还能继续压一压价,一番讨价还价下来,扣个一二十两,三四十两就能摆平这件事了。”

    这般娴熟的算帐技巧……听的长安府尹连同一旁那小吏两人神色皆是一怔,待到回过神来之后,长安府尹摸了摸鼻子,看向林斐:“那乡绅若是早早碰上林少卿,怕是也不能在这刘家村呆上这么多年了!”顿了顿,又忍不住叹道,“神童果真不好骗!”

    林斐闻言却只道:“我不过是设身处地,以那乡绅的身份做派来算一算要花多少银钱摆平刘老汉夫妇罢了!”顿了顿,又道,“他当然不惧刘老汉夫妇这等只消给钱就能随时撤状的人告官了,无他,不过是清楚自己这些年驯化的结果颇有成效罢了。这般先不肯给钱后再放软语气的态势,比起直接给钱还能再便宜个几两银子。那等商户谈生意买卖便是这等做派,一开始万不能太好说话了,不然之后便叫不上价了。”

    林斐说这些话时的语气是平静的,并未带任何褒贬之意,可不知为何,却叫长安府尹同小吏二人听了只觉得背后一阵发寒。

    沉默了半晌之后,长安府尹再次开口了:“所以,由本府来开口,也能叫刘老汉夫妇多拿到些银两。”他道,“所谓案子,本就是一个告,一个被告。告官的刘老汉想要的是银钱,本官助他拿到银钱;那厢的童老爷这般‘会做人’,本官自会用头顶乌纱教他‘会做人’。以本府这张在长安地界尚有几分薄面的脸出面,敲打那童老爷不再放肆。如此也算皆大欢喜了!”长安府尹说道,“本官敢保证,那刘老汉夫妇收了钱定还会磕头向本府道谢,多谢本府出面为他二人拿钱呢!”

    “如此听来确实是皆大欢喜了。”林斐听到这里,点头应和了一声,而后却是瞥了眼长安府尹,继续说道,“可林某若是没弄错的话,只解决案中之事的衙门是我大理寺,并非京兆府衙。京兆府衙的职责是做好长安父母官,这其中自也包括治理长安边界处如刘家村这等病入膏肓的村子。至于解决案子之事,只消解决告官之人的麻烦之事是我大理寺该做的事。”

    听到林斐再一次旧事重提,长安府尹也有些无奈。若说这位不懂人情世故吧,看他方才提事一针见血,那压价之举张口就来,明显是懂的。可正是因为懂,他这般一次又一次,不依不饶的提及才更让他不解。

    明明可以这般圆滑的处理人情世故,却又为何偏要这般较真?做这等吃力不讨好之事?

    “既林少卿想插手,那这案子便转交大理寺好了。”长安府尹想了想,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