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葱油蚕豆(五)-《大理寺小饭堂》


    第(1/3)页

    长安府尹看着面前兀自在那里翻着那本他早已翻过的账本的林斐,没有再说什么“莫翻了,免得看了气坏身子”的话。

    这些年,他圆滑世故的名头在外,可有些事,骨子里到底是没有变的。看到那一桩桩人命财还是忍不住动怒。

    可不得不说,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从身后毫无家族助力的芝麻官,到如今长安地界的父母官。这些年兜兜转转,竟是不知不觉间已将不少身后有家族助力的昔日同窗甩在身后了。比起他那些“人脉广泛”的同窗,他真正多的,好似就是这一分“看到人命财,还会动怒”的不同来了。

    毕竟,比起“人脉广泛”的同窗,他再如何的学着圆滑世故,送多少次投其所好的生辰礼,请多少次宴席,也是比不上他人背后毫无保留的家族助力的。

    血脉二字的助力,是任凭外人再如何圆滑,再如何‘会做人’,也很难越过的鸿沟。

    所以啊,为官还是得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绩才是!这也是他这五十年来真正的人生体悟!当然,这体悟也只是于他自己而言的。且除了拿得出手的政绩之外,他也确实有几分运气。

    只是时运之事不可琢磨,寻常人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做好万全的准备,待到属于自己那份时运到来之际,努力的抓住它而已。就似自己,第一次升阶已是自己入仕十年之后的事了。

    十年升一次,比得不少昔日同窗,他都属最慢的那等了。甚至头一次升官的原因纯粹只是因为朝廷“不得不升他的官衔”了。毕竟十年兢兢业业的做着父母官,当地有口皆碑,衙门库房里堆的万民伞都有好几把了。如此硬到不得不升的政绩,即便是先帝在朝,也说不过去,这才叫他提了一阶。而后又是七年之后第二次升阶,再往后便越来越快。他似乎变得圆滑了,可骨子里那份“看到人命财还是忍不住会动怒”的本性始终不曾变过。

    所以长安府尹一直以为,如他这等经历,于多数寻常人而言是能试着去学的,甚至,也只能如此做来。他入的是仕途,所以便用几十年政绩的累积来等待,等一个属于他自己,能够跃升的机会。而后在时运到来之际,抓住那一次时运,最终从禁锢自己的一方天地中走出来。仕途如此,旁道即便不是仕途,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比不得所谓的血脉,更遑论有句话叫做“往上数三代,谁家不是白丁?”便是如今的大荣,开朝太宗皇帝也只是寻常小吏出身。不是所有人都有‘血脉’助力的,这等人终究只是少数。更何况,这所谓的“血脉”助力的头一代,亦是同样需要如寻常人一般去抓住机会,才能最终‘跃过龙门’的。

    便是一直自诩似自己这般勤勤恳恳的做事,才是寻常百姓所能够踏破那一片荆棘之地最实用的途径。所以看到刘家村村民那举动时,才会叫他这般忍不住动怒。无他,不过是明白似刘老汉夫妇这等白丁,背后又哪里来的厉害的血脉姻亲来为他们做过的错事兜底?难道,真要寻个‘童大善人’,来为全村百姓养老不成?

    更何况,这所谓的大善人的底色,他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思绪一番恍惚,又是一番动怒之后,长安府尹才将心底的怒气压了下去,而后看向对面平静翻着账本的林斐。

    比之他这等寻常百姓能够学着走的路,对面这位少年神童的路显然不是寻常百姓能学的会的。只是即便是这位少年神童,今日一番交心之谈后,才发现他远比自己想的还要谦逊,更珍惜自己这一番上天厚爱的天赋,也在想着究竟要如何做才能对得起这番天公偏爱。

    所以,遇到棘手如刘家村这等事,不惧怕麻烦,不随意搪塞过去也不奇怪了。

    无他,不过实在是珍惜自己这一番天赋,不愿辜负天公厚恩罢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