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酸菜豚肉焖面(十二)-《大理寺小饭堂》


    第(2/3)页

    “长安府那位大人今儿当也不会过来了,雨太大了。“刘元迎着被大风刮进来的雨雾,一面感受着雨雾的凉爽一面说道,“这么大的雨,刘家村那里乡绅和村民没什么事应当也不出门了。”

    “田地间种的粮食作物不是每一种都喜这大雨的,只是雨这么大,人力所及的照顾终究是有限的。”林斐说道,“那等名贵的花木遇大雨时会被人一路打着伞端着花盆移至屋内,那田间的作物则移不走,便是撑伞,能顾及的终究也只是伞下一方天地罢了。”

    “伞下的天地比之田间的作物而言能遮蔽风雨之处还是太小了。”白诸闻言接话道,“可见多数情况之下,田间的作物都是要自己面对风雨的。”说到这里,亦有所感,想到今日自己是坐着家里的马车出行的,比起撑伞过来的刘元好了不少,遂忍不住摸了摸鼻子,笑道,“这般一想……我也好,还是这名单上旷了一日,有得选,可以不吃大雨苦头的也罢,还当真算是运气不错的了。”

    “长安城里贵人太多,走在路上,若有辆金贵的马车经过,所有人那眼都下意识的会去看那金贵的马车,而忽视身边的行人。”刘元说道,他虽性子急,却也不是不看世事的,“多数人看到的都是贵人同风光,同那些风光贵人一比,心中生出不平、不甘的自是比比皆是。”

    “于是有些人便利用了这等不平、不甘,编了个美梦,赚取银钱。本就不平、不甘之人的境遇因此更是雪上加霜。”白诸叹了口气,说道,“狐仙局,拜狐仙,或许,那童大善人也没挑错。都是偏神,狐仙……多是同‘蛊惑’之事有关,在一众偏神中挑了她是对的。只是这一局同演义里那狐仙用美色蛊惑不同,这大善人的狐仙局利用的是不甘、不平生出的欲望来蛊惑村民。”

    “村民想过好日子。”温明棠接话道,“这本该是个并不过分,且合情合理的要求,只是沾上了狐仙局,再看想过好日子的村民便变得既朴实本分又贪婪、爱走小道了。”

    “学坏容易学好难,‘人性’本也不是用来百般试探同考验的,”林斐说道,“这天下哪里来的百般试探人性的大善人?任他说的再如何冠冕堂皇,都该在事上见真章的。”

    这句话让几人想到了童大善人面对刘老汉时的‘拒绝’之语:因为重诺,千金一诺,所以说好了养一家亲家就养一家亲家。

    啧啧!真真是好个千金一诺的大善人啊!

    世人对商贾的评价多是无奸不商的,这童大善人则处处同寻常商贾反着来,还真真是商人之中的道德楷模。

    “真是一张嘴舌烂如莲花,知道的晓得他是商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圣人呢!”刘元摇头,叹了口气之后,拍着胸脯,心有余悸的说道,“还好我书读得不错,若是读不好书,家里人本是打算让我去经商的。我这等人做买卖若是运气不好遇到童大善人这等人,怕是要赔个底朝天了!”

    这感慨听的几人皆笑了。

    待笑够之后,白诸说道:“钦天监这雨停的时辰又偶有不准的算错了,也不知他算的这停雨时辰距离对的停雨时辰差了多少?这雨……到午时能停吗?”

    原本白诸随口一提午时本已是‘偶有不准’的大差了,却未料不止午时,直到众人食罢暮食,该下值的时候雨依旧不见小。

    大荣旁的地方暂且不说,长安这天子脚下道路两旁的排水沟渠都是挖的极深的,寻常大雨都罕见积水,可……这一场持续了一个白日都未停的雨终究还是因为雨势过大而积起了水,虽然水面只到众人脚踝,离所谓的洪灾还远得很,可这对于‘少见洪灾’的长安城而言,似这等大雨见积水的情形还是难得一见的。

    面对这等难得一见的积水情形,大荣各部衙门都觉得稀奇,却又并未在意这个。众人来衙门当值,自穿的是官府统一规制的官靴,官靴论材质或许不定是最贵的,可防水、下地什么的还是不在话下的。

    “为我等为官者配了一双如此耐用的靴子,想来朝廷是不希望看到我等坐在高高的衙门里不下地的。”坐在府衙中翻了一整日公文的长安府尹笑着对身旁的府尹夫人说罢,便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官靴道,“这般好的手艺,这般耐穿,却不是最贵的。”

    “最贵的鞋可不会是你这等耐糙的,”府尹夫人瞥了眼长安府尹脚上那双官靴之后,说道,“绸缎也好,还是那等狐裘皮做的皮毛绣鞋也罢,都精贵的很,寻常情况下,那穿鞋的人都只在西域诸国那里进贡或者高价买来的毯子上走动,如此方才不会磨坏,能穿的久些。”
    第(2/3)页